剧本,一剧之本——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晏彪
赵晏彪
转载自 北京民族电影展官网
记者:“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颁奖活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里成为具有特色的一个品牌,而且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廖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青海省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等领导都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请问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晏彪:万事开头难,当初在举办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时,有些人执怀疑态度,一是能不能征集来好的剧本,二是遴选能坚持几届。现在看来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剧本遴选已经办了两届,非常成功,遴选也成为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可或缺的品牌,最大的收获还是剧本遴选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征集剧本,而是我们已将文学创作和电影剧本、制片人、导演、投资方、发行和影视文化公司组成一个有机链条,完成我们的梦想:让文学有出路,让电影电视有素材,让导演有好本子,让观众有好看的影视看,形成一条真正的文学影视产业链。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而在未来几年里,能够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中国电影只有本土题材和民族题材,我相信也一定会出现在我们推介的这些优秀剧本中。因为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电影的宝库,是中国文化走出海外的独有优势,民族题材电影关乎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只有大力发展民族题材电影,才能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梦。而我们正在努力地兑现着,不懈地追寻着我们少数民族电影之梦。
记者:请问“首届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文学剧本遴选”活动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举行的?
赵晏彪:2010年,对于中国电影史而言,有一个独特的电影活动很值得记载:首届“北京民族电影节”在北京市举办,120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参加了展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国际电影界的注意。期间,由我提议,在北京民族电影节的环节里增加一个项目,征集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因为举办电影节所有的成就都是制片及电视集团公司,与主办方没有多少关系,而要想这个活动具有生命力,不成无源之水,就是抓剧本,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就这样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了“首届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活动,活动很成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明人们对民族影视的期待。
记者:首届遴选活动一共收到多少部剧本?最终获奖情况是怎样的?
赵晏彪:“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本遴选”活动,历时8个月,一共收到了220部影视文学剧本。2011年元月份,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选,一共有30部剧本和影片获奖(其中十五部是未发表过的影视作品)。
2011年月2月,在民族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杜热西提,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铁木尔·达瓦买达,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吉狄马加,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以及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连续剧频道、故事片频道的领导都出席了颁奖会,30位获奖作者获得了奖金和奖状。
记者:获奖剧本有拍摄过的和没有拍摄的,没有投拍的剧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你们是否有拍摄的准备?
赵晏彪:2012年,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与中视鸿歌(北京)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湖北省恩施州合作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水井》已经完成,近期将在央视播出。在15部未发表获奖作品中,如《清水里的刀子》、《使者》、《枊条边》、《香巴拉密钥》、《海棠山》都已经被制片公司和央视将剧本买走及筹拍,而《你好,爸爸》、《同心》、《永生羊》都已拍摄完毕并在电视台和院线播放。可以说一半以上的获奖剧本或拍摄或被影视公司买去版权,不仅证明首届剧本评选公正而且质量之高。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剧本遴选”活动的情况,与上届相比有什么创新?
赵晏彪:为了更好地发现好的剧本,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民族精髓,由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组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剧本遴选”活动,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至
这次剧本遴选活动,我们有一个新的创意,就是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召开首届影视剧本创意投资发行洽谈会及与影视公司签约仪式,其目的就是要扩大民族影视剧本的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原创小说、散文也加入到投资洽谈其中,因为文学是剧本的母体,影视剧本大多是由小说、散文转化而成的。上次我们召开的《永生羊》电影研讨会,就是由叶尔克西的散文改编的。为了鼓励原创,从文学中发现好剧本,我们这次剧本遴选活动,将首次举办剧本和原创文学作品创意投资洽谈会,将邀请全国具有一定实力的投资人、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和小说、散文作者汇聚于创意投资会上,目的是让文学真正转换成剧本,让剧本转换成影视。同时是为了改变影视剧本创作的偏向,鼓励潜心创作、精心磨砺、打造“一剧之本”的精神。目前文学界、电影界、评论界缺乏交流,在文学创作和电影剧本的供求上没有形成统一的链条,致使导演找不到好的优秀剧本,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拍摄成片子。而少数民族优秀剧本遴选活动,正是打开了一扇窗,让编剧、导演、制片人有一个融洽交谈的机会。
记者:第二届活动收到多少部剧本了?涉及到多少民族?评选出多少优秀作品?
赵晏彪:此次征稿得到许多编剧和作家的支持,一共收到240多部剧本,其中少数民族编剧为83人,涉及32个少数民族。
我们请来了从事影视教学的教授、导演以及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民族学专家、作家。第一届遴选活动我们还是以扶持为主,今年这一届我们以能够拍摄、具有可操作性和拥有一个好的事故基础为评奖依据。而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最终电影剧本《德吉德》、《雌雄翡翠鸟儿》、《元上都》,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黑斑》、《知青树》等6部作品获优秀剧本奖,《缉毒娃》、《版纳春秋》等32部作品获入围奖。
记者:这次剧本遴选颁奖会还有一项议程是创投项目签约仪式,这是一种什么形式,有什么实际内容?
赵晏彪:项目签约仪式是我们这次遴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文化部民族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委员会分别给予电影剧本《德吉德》、电视剧剧本《海棠山》10万元奖励,电影剧本《沙海老兵》5万元奖励,以鼓励优秀剧本的创作,下半年将开始筹备拍摄此剧。
记者:剧本遴选已经举办了两届,在遴选活动中有什么问题值得下一届注意的?
赵晏彪:在剧本遴选过程中,的确有一些问题,一是一些作者不知道剧本的体例写法,往往送来的是小说和人物传记。其二,由于一些编剧不是少数民族,即使是少数民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存在着民族性差的问题,有伪民族的现象,为了符合少数民族题材征文的要求,往往把一个故事和人物强加在少数民族身上,显得生硬又不严肃。其三是电影剧本写得过长,一般电影剧本的字数约3万字左右,场次为100场戏左右,这是电影,电视剧一般不超过40集,格式为影视体裁而不是小说或者人物传记形式,由于台词太多,太长,使电影更像是说话而不像影像;其四,缺少生活,许多故事特别是细节缺乏生活基础,脱离生活本真,生编硬造;其五,过于注重外视点(表面),缺乏内视点(细节和内心),使剧本缺少鲜活的故事。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我已经感觉到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剧本充满希望,那少数民族影视是否离奥斯卡最近呢?
赵晏彪:这也是我们希望所在。去年在中美电影展期间,中方推荐了100部电影,但最后专家们只挑选出了5部电影参加中美电影展,令专家评委没有想到的是,挑选出的那5部电影竟然全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评委们开玩笑说,这不成了少数民族电影展了吗?!这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证明少数民族电影已经正在悄悄走进专业人士的视野,而取代中国的武术、都市、农村、抗战等体裁的小我电影。少数民族电影,正以独特的视角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让世界刮目相看。
电影是文学的延伸,文学是电影的母体,剧本创作,是一剧之本,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将剧本遴选活动一届一届地办下去,为作家、剧作家们服务,为影视公司服务,为广大观众服务,向他们提供优质的电影作品。为此,我们鼓励作家抒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目前中国55个少数民族还有19个没有本民族的电影,我们不仅仅只为55个民族拍摄电影,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影视,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而不遗余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果中国影片一定会在世界级奖项上获奖,而获奖影片一定是少数民族电影,让我们为民族电影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吧!
官网记者 石磊